邻水导航改装店地址
湖广填四川是不是真的,眉山市的人是我国哪个省的人移民过来的?
湖广填川被夸大了。从都江堰到彭州邛崃眉山乐山宜宾这一带至今说的是带入声字的岷江片方言,人口以明代四川人后裔为主。
以提问者说的眉山为例,因为以乐山为根据地的明将杨展在彭山江口击败张献忠,实际上彭山以南地区免受了张氏屠戮。从清初王士桢入蜀记载来看,也只有彭山县城当时因战乱而废。
我看过《青神县志》,清初青神约四五万人,三百年后的今天青神也不过20万人,显然是自然增长的结果,移民较少。丹棱、洪雅和夹江在明末更是人口聚集区,很多其他地方的蜀人都逃难过来。可以说,整个眉州,除了彭山以外,清初都保留了大量明代人口。当然,今天彭山人也多为后来眉山其他地方的人迁过去的,并非湖广后裔。
还可作为佐证的,是明代眉山籍内阁首辅叫万安(他科举考了全国第四),状元杨慎的母亲是眉山人,姓黄。今天万姓和黄姓依然是眉山大姓。
还看过一个资料,四川各地的北方人基因图表,眉山市的北方血统在四川仅次于巴中,比三线移民重点城市绵阳攀枝花都高,显然这是因为历史记载的唐末、五代以及南宋初中原人南迁眉山的结果。另外,仁寿县的人口占了眉山市的一半,而仁寿县与内(江)自(贡)方言区一样,湖广移民较多,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老眉州地区(眉彭丹青)北方人血统占比应该是全省第一。
综上,眉山可能是四川湖广移民最少的地区之一。当然不是说眉山人就都是古蜀人土著,其实眉山人大部分都是唐朝灭亡之后,中原人南迁的后代。这也是宋代的时候,眉山科举突然爆发,成为两宋产出进士最多地区的原因。遗憾的是由于宋末蜀地战乱,很多科举世家又逃到江南去了。但是其他中原人的底子依然是构成今天眉山人最大来源。
湖广填四川,历史记心间。
先祖居筱溪,吾辈住眉山。——眉山颜氏民谣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湖广填四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事情。
四川盆地在明末之时,经历了残酷的战火。
特别是张献忠屠蜀,使得四川人口急剧下降,天府之国,沦为鸟兽横行之地。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
大清击败张献忠之后,发现成都已经是一个荒城,城里狐狸老虎徜徉,吓得清军也不敢逗留,赶紧离开此地。诺大的四川,人口竟然只剩下不足十万人。
四川盆地是历史著名的天府之国。本地人少,别的地方的人就要过来了。
在清***的鼓励下,四川周边的湖广等地居民开始迁入四川。
作为一名从小听父母辈讲湖广填四川故事的四川人,而且已经亲自到传说中的湖北麻城县寻根的我,在此有话说。
四川人90%都会说自己是移民的后代,而且绝大多数人都会说祖籍是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最出名的有两位,一位是朱德元帅,一位是***总设计师。我从小耳濡目染,也想寻根探底,我当时胃口还比较大,想找到我们家族的起源地。我们家族进入四川一百五十多年,现在的家谱是进入四川以后才编撰的。
2001年夏,我利用暑***期间乘火车专程到麻城县孝感乡走了一遍。麻城县很小,孝感乡是其四个区之一。我到了当地后,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找起。灵机一动,就找到当地文化局,请求帮忙。文化局的同志很热心,介绍当地图书馆戴馆长给我。
戴馆长四十多岁,曾经撰写过多篇湖广填四川的文章(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是他当馆长)。他找出《麻城县志》,积极接待并告诉我,天下人都知道“湖广填四川”的故事,但是作为***中心的麻城县志却没有任何记载。
一方面,位于长江流域中段的湖广(湖南、湖北)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而经历了从明到清特别是张献忠战乱的四川是荒芜之地。迁移就是背井离乡,老百姓肯定是不愿意的。所以***难免采用强制手段。既然不光彩,县志就可能不会记录。
另一方面,这一过程贯穿几百年时间,从注史的角度来说,难度也比较大。他建议我去武汉图书馆找一下。我又去了武汉找,其实也没有找到多少资料,只是发现了家族的几位名人。
该***无疑是真的,但是记录无疑是难的。在几百年迁移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在无意识中口口相传历史,给我们打下了根的烙印。时至今日,到麻城县寻根已经演变为一种文化和经济现象。
再后来,借助飞速发展的网络,我获得了更多资料。我发现麻城县也只是家族经历的一站。我们的祖先最初在河北、山东一带。因为战乱一路南迁,到了湖北,再进入四川,有些家族中途往东部迁移了。
移民给四川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四川文化之所以具有宽容性、包容性、开放性,也全在于此。抗战时期,四川出兵出力最多。因为它记住了早年的历史,知道大巴山和三峡以外也是故乡。
中华民族的儿女们,就是这样一路迁移一路繁衍,开辟了大好河山,留下了动人的传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dw.com/post/10507.html发布于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