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改装店被罚款,虎丘改装店被罚款多少
馆阁体到底好不好?写丑书的都说不,为什么?
馆阁体对于基本功的练习还是十分有用的,特别是楷书,不要瞧不起馆阁体,其实写好了是很难的。写馆阁体和写所谓现代流行书风丑书的是两种风格,萝卜***各有所爱,不能单纯的说哪一个好,艺术是不分风格的好与坏的。但两种风格的人肯定会说另一种不好,这也无可厚非,文人本来就相轻,说馆阁体死板也就不足为奇了,你们说是不是,我的小可爱们,我的偶像们,我日思夜想的辩哥哥!
个人认为,丑书和馆阁体,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他们都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两个极端。丑书并不代表大众,他代表个性的审美眼光。这就是我们往往无法接受丑书的原因。也许我们没有达到那个层次。但是我想说一点,书法到底是为谁服务?一个人吗?还是大众?
我们知道馆阁体,是因为古代科举制造成的,那时候皇上选文人,是要看书法的,皇上喜欢什么大家跟着干什么。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书法是为大众服务的,就是皇上再有个性,再有艺术细胞,也得维护大众的审美需求。
其实书法并没有高低之分,人的审美都不同,就像有人看到美女感受会不一样。有人喜欢柔美的女孩儿,有人喜欢粗鲁的女孩儿。有人喜欢文静的女孩儿。有人喜欢开放的女孩儿。其实都一个道理。自己喜欢赏心悦目才是最好的。就像古代四大家欧阳柳赵一样。喜欢的取向不一样,追随者也不一样。当年的馆阁体就相当于今天的二田书法,你说有用还是没用?
以后书法就开始走两条路了。一是实用性书法,一是艺术书法。萝卜茄子各有所好吧!
其实当代书坛很有意思,一方面整体书法水准和审美能力都陷入书法史上的最低谷,好几十年未曾有***级书法家出现;另一方面,馆阁体也好,丑书也罢,被批得体无完肤,似乎找不到一种主流书体。
客观地说,就书法水准来说,一些馆阁体高手所达到的高度现在所谓的书法大家都难以比肩。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馆阁体的确是缺少个性的,在艺术高度上也就很难做到完美了。
很多人以为馆阁体是明清科举的特有产物,其实并非如此。几乎是从科举考试开始后便使得馆阁体也应运而生了。只不过到了明代因为帖学盛行,书体也以行楷为主,二王和欧赵书风盛行一时。正统年间,翰林院和文渊阁的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写了大量姿媚匀整的制诰碑版,号称“博大昌明之体”,也就是台阁体。到清朝时被称为馆阁体。
其实馆阁体的出现基本上就是为科举服务的,其特点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方正、光沼、乌黑以及大小均匀。这些特点决定了馆阁体在艺术格调上的局限性,明朝中后期时很多书家意识到了这一点,转而师法晋唐。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共同创造了明朝中后期的书法主流。
对于馆阁体的争议一直存在,丑书家们极力批判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这是书法史(如果丑书也能写进书法史的话)上出现的两种审美极端。关于丑书的争议我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丑书要想得到大众的认可几无可能。但是现在对馆阁体持肯定态度的人并不少,比较有代表性的书家就是田蕴章先生。
田蕴章先生认为,馆阁体取法于二王、欧、颜、赵等书家,成就是主要的。他甚至说否定馆阁体等于否定王羲之,是不可取的。持类似观点的书家当然不止田蕴章先生一个人,包括启功先生等人都曾对馆阁体有过诸多肯定的评价。
就我个人而言,抛开馆阁体的艺术局限性不说,至少在大众审美方面可以秒杀所谓的丑书。所以,馆阁体注定可以在书法史上占得一席之地,丑书却未必能在书法史上留下身影。
馆阁体书法是明清官方取仕和实用的一种书体,还有些累似现代的印刷体的功用。馆阁体书法非常讲究法度森严到极致,将就循规蹈矩,平正工稳,笔画坚实,大小均匀一律,这种书法字帖由于太过循规蹈矩,千篇一律,面目雷同,形式刻板,缺少变化,且为官场应用文字,清代以来人们一直对其微词多多,从实用角度看他因为极度规范严谨,易懂易识,便于大范围广泛流通传播,对于实用价值方面来说,是有其一定的意义的,否则也不可能从宋代发源而在官方沿用至清代。但从书法的艺术性来看,价值的确不大,但也不失参考意义。对于馆阁体我们应当历史的一分为二的看待,不应一拳打死,全面否定。
陆润庠
吴其浚
刘春霖
其实,从这些馆阁体代表人物的书法作品看,书法极见楷书功力,结构平衡端庄,用笔厚重,骨力内涵,甚至有的人如刘春霖的书法作品在具有楷书扎实功力的同时,笔画刚劲潇洒,结构严谨,书风稳健秀雅。
但从书法的临摹学习和初学书法的取法角度看,不易与初学,特别是现代。不过馆阁体的一些基本特点也有我们取法的地方,如规范端严,法度谨严,笔笔不苟。与应规入矩方面也有可以参考之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dw.com/post/16541.html发布于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