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平舆改装店,平舆汽车改装

cysgjj 03-26 35
平舆改装店,平舆汽车改装摘要: 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绝伦的“局”?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绝伦的“局”?说起“局”,自然是经心策划,逐步实施,步步连环,力图达成目标。策划者为设局之人,被算计者为入局之人,精彩的反转叫破局。这...
  1. 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绝伦的“局”?

历史上有哪些精彩绝伦的“局”?

说起“局”,自然是经心策划,逐步实施,步步连环,力图达成目标。策划者为设局之人,被算计者为入局之人,精彩的反转叫破局。这是中华文化中“智谋”的展示舞台,最为人津津乐道。

大家耳熟能详的“局”非常多,比如鸿门宴,比如陈桥兵变,再比如“杯酒释兵权”。三国演义中,这种设局、破局更是比比皆是,比如舌战群儒,比如刘备招亲,再比如单刀会。

今天不讲三国演义,讲个历史上设计最快,最惨烈,却效果最好的局。

平舆改装店,平舆汽车改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话说在战国初年,一度列春秋五霸的强国晋分裂成了赵、魏、韩三国,魏率先变法,由著名军事家吴起训练中威名赫赫的“魏武卒”,使魏成为最强诸侯国。

后吴起在魏受排挤,遂弃魏入楚,一年后出任楚之令尹(丞相),在楚推行变法,快速让楚强大,并击败了原来强大的魏。

凡变法,必触动传统既得利益集团,累积矛盾。当全力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死,受变法伤害的旧贵族,在楚悼王的灵堂上就迫不及待的动手了。吴起刚出悼王灵堂,就被旧贵族用弓箭袭击,吴起中箭受伤。向外冲,必被万箭穿心,吴起反身跑回悼王灵堂,付身在悼王尸身之上,追入的旧贵族们,心怀仇恨,仍是放箭射杀了吴起,同时众多箭簇也射到了悼王尸体之上。

平舆改装店,平舆汽车改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什么这是个局?吴起被堵灵堂,他发现已是必死之势,回身伏楚悼王的尸体,在仇人射杀吴起之时,免不了要射到楚悼王的尸体上,按律法,伤王尸身者,诛三族。在吴起身死之时,仇人也被拖入了死局。果然,新王继位,凡伤悼王尸的贵族们,都被灭族,尽有七十余族。

吴起在极短的时间里,用自己的死为仇家对手设了个死局,也算是自己替自己报了仇,惨烈无比!

吴起是战国一个政、军皆通的奇才,精通兵、法、儒三家,军事成就与孙子齐名,兵家都知是“孙吴兵法”。行变法而且在魏、楚两国都成功,比商鞅早,是商鞅的前辈,亦是法家大家。可因其为当官,杀妻弃母,人品德行有亏,后世儒家都不认他,让这一奇才不为众人所知。可惜、可叹!

平舆改装店,平舆汽车改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蒋介石做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采用两招登上了***老大的位置,可谓政治权谋高手。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孙中山先生的逝世对中国革命的打击很大,中国革命不仅失去了精神上的领袖,而且***接班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孙中山之后***接班人首先是汪精卫,他被誉为“孙中山先生的学生”,其次是胡汉民,这两位是党内排位最靠前的两位大佬,所以当时的接班人斗争也主要是围绕他们两之间展开。

汪精卫、胡汉民之后是廖仲恺和时任粤军总司令的许崇智,然后才是蒋介石。也就是说蒋介石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排名第五位,接班人与他相距甚远,然而蒋介石同两次运作,直接成为了老大。

1925年8月20日***要员廖仲恺被刺杀于于***中央党部门外,由于廖仲恺先生是比较亲共的左派人士,属于孙中山先生的政策的忠诚执行人。他的遇刺,就表示***内右派势力的猖獗,直接决定了***政治方向的走向,当时柳亚子写碑文时称他“以一身而系革命前途之安危”。

廖仲恺当时是***的三号人物,他被刺之后,***立即成立由汪精卫、许崇智、蒋介石组成的“廖案特别委员会”, 调查组成立之后,汪精卫和蒋介石便借这次机会直接攻击胡汉民,接着攻击粤军。

汪、蒋两人首先先发制人,他们通过多方调查,逐渐将线索引导向胡毅生,而胡毅生是胡汉民的弟弟,胡毅生有嫌疑,胡汉民自然也难以逃脱嫌疑。汪精卫还当面做好人的在***中央常会上说:“胡毅生虽与汉民同志为兄弟,然胡毅生此次谋杀廖仲恺同志举动,汉民同志事前毫不知情,何能代为负责?”背地里却逼着胡汉民出洋。

最经典的局,当属莱芜战役!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包围、歼灭李仙洲集团。

1947年1月,***发动鲁南会战,在南线临沂方向和北线莱芜方向共部署了23个师的兵力,准备集中消灭我华东野战军。

面对敌人的嚣张气焰,中央***和华野司令部的陈毅、粟裕当即决定,摆脱***鲁南方向重兵,只留下第2和第3纵队,佯装攻打南线。

做出如此大胆决定的原因是由于,***北线李仙洲集团兵力分散且孤军深入莱芜地区,缺乏后援力量,相对南线的欧震集团而言易于歼灭。

2月10日,我华东野战军第1、第4、第6、第7、第8纵队秘密北上,放弃鲁南重镇临沂,引诱南线敌军入套,迷惑正在徐州的蒋介石。

华野北上后,***立刻占领了临沂,蒋介石与陈诚对华野撤军的原因丝毫没有感到怀疑。他们认为,华东野战军是由于伤亡过大,不堪再战所以撤退。蒋介石为此欣喜不已,为了彻底歼灭华野,他急电李仙洲加速南进,实现南北夹击华野的目标。如此一来,蒋介石便亲手将李仙洲集团送到了华野的嘴边,落入了华野设置的局中。

2月18日,华野主力冒着严寒天气,翻山越岭,晓行夜宿,快速抵达了莱芜地区。2月20日,***李仙洲集团第73军77师从博山归来,正好进入华野第8和第9纵队的伏击圈,当场被歼灭。此时其他纵队也与李仙洲主力交火,将李仙洲集团的第73军和第46军全部包围在莱芜。

2月23日,李仙洲率73军和46军分两路从口镇突围,华野故意网开一面,放其逃跑。同时,我华野主力已在口镇***部署了6个纵队的重兵,以逸待劳。李仙洲离开莱芜后,华野立即占领莱芜城,切断了李仙洲的退路。

23日中午,***第73军和46军遭到华野主力伏击,妄图北逃。令李仙洲万万没想到的是,莱芜城已被华野占领,***军5万人进退失据,指挥混乱,只能被压缩在北铺、芹庄、南白龙和高家洼之间。到下午17时,李仙洲集团被我华东野战军全歼在莱芜附近,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被活捉。

莱芜战役后,在济南的***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得知李仙洲莱芜惨败的消息,愤怒地说:“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我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在周恩来以“中国革命需要***”的主张和坚持下,***搭上了“末班车”,被准许跟随主力红军长征。

但身患疾病的***也提出了一个在别人看来似乎无关紧要的要求——他要与同样身体状况不佳的政治局委员张闻天和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一起行军。

1932年宁都会议后,***被剥夺了军权。一直到长征开始,整整两年的时间,受到排挤的他有职无权,只能潜心读书学习

但受到的挫折,也让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他变得更加随和,更加注意联络、团结同志了。***的最厉害之处就是他总能在逆境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博古、李德的错误决策和失败的指挥,让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到打击,无奈被迫进行长征,而且在踏上征程后,即受蒋军围追堵截所困,损失惨重。湘江之战后,红军的兵力已由开始长征时的八万六千人,锐减为三万余人。

遭到如此严重的惨败,必须要有人为其负责。此时,***深谋远虑的智慧再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自长征开始,***和张闻天、王稼祥一直形影不离。毋庸置疑,这是***有意而为之。当时红军屡屡受挫,他需要挺身而出,带领红军重新走向光明,但他需要强力的支持者。两年的被冷落,让他认清了团结的重要性。

张闻天在后来回忆说:“长征出发后,我同***,王稼祥二同志住一起,***开始对我们解释第五次反“围剿”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我很快就接受了他的意见,并在政治局内开始了反对李德、博古的斗争,一直到遵义会议”。

长征开始后,***几次正确的建议都被博古、李德无视,但在只有六个人——博古、李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参加的通道会议上,他关于红军进军方向的提议,不仅得到了张闻天、王稼祥的支持,还获得了周恩来的赞同,从而被通过。

在其后接下来的黎平会议、猴场会议,一直到遵义会议,***终于重回组织领导岗位。这其中张闻天、王稼祥的支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架炮横兵马过河,红黑七子对干戈。战场如棋局,千变万化,出其不意,刘伯承元帅就是创造性地活用战法,与敌在战场上博弈的高手。比如,七亘村重叠设伏,跳出传统兵法,打破思维定式,反其道而用之,被选入“世界经典百战”。

1937年10月,刘伯承率领八路军129师386旅进抵山西平定地区。当时日军正猛攻娘子关,为切实控制正太路南的平行大道,加紧从井陉至平定的小路运兵运粮。刘伯承奉八路军总部命令,率部进至平定县桃家岭、七亘村一线组织防御,寻机侧击西进日军。

刘帅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战前他实地勘察并深入分析,做到了知己知彼。

刘伯承所说的五行,是指任务、敌情、我情、地形和时间这五个要素,基本涵盖了主客观各个因素,从而保证了情报的全面性。七亘村战斗前,刘伯承派人搜集各方面的情报,对敌情作了深入的了解,并准确地判断出敌人的作战意图,进而定下战斗决心,制定出具体的作战***。

10月25日,刘伯承亲自带着参谋及警卫班共30余人到七亘村南三郎庙一带察看地形,七亘村是井(陉)平(定)小道的必经之地,往东至石门是一条5千米长的峡谷,谷深数十米,底宽不足3米,地势险峻。刘伯承经过分析,选中了这个伏击阵地,随即命令第772团在七亘村附近侍机。

第一次伏击,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果断快速出击

10月26日拂晓,测鱼镇日军辎重部队在200多名步兵的掩护下,向西开进。9时许,日军进入伏击区。第772团第3营放过敌前卫部队,然后依托有利地形发起突然袭击,经过2个多小时的战斗,除少数日军逃回测鱼镇外,共歼敌300余人,缴获骡马300余匹和大批军用物资。

首战,刘伯承凭借有利的战场地形,加上隐蔽设伏产生的突然性效果,果断出击,充分达到了迅猛短促、快速突然的效果,从而陷敌人于慌乱无措的境地,这是八路军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重要原因。

打破“用兵不复”的思维定势,大胆在同一地点重叠设伏

当天,刘伯承得到情报:正太路西段的日军正向东运动,娘子关右翼的日军也正继续向旧关抄袭。他判断七亘村仍然是日军进军的必由之路,因为舍此别无通道。再从日军目前的作战特点来分析,他们胜之后骄横异常,向预定的目标执拗地突进,不理会一些小的损失。况且根据“用兵不复” 的原则,他们万万想不到八路军会在同一地点重复设伏。于是,断然决定还在七亘村给日军一个突然打击。

28日晨,日军的辎重部队果然循原路而来,前后有100多名骑兵、300多名步兵作掩护。11时许,日军进入了伏击地域。第772团3营的机枪、步枪一齐响了起来,组成了严密的火力网,击毙日军百余名,缴获骡马几十匹 ,使困在旧关以南的曾万钟部1000余人,从敌人的包围中被解救出来。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势制敌者胜。七亘村之战规模虽然不大,但所显现的精妙指挥艺术和兵学智慧,达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的境界,成就了其经典的独特地位。这也告诉我们,在兵学王国的殿堂里,需要不断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消除思维的盲点。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nrdw.com/post/7815.html发布于 03-26

阅读
分享